Home 读《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》
Post
Cancel
Preview Image

读《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》

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两个娃逐渐的长大,娃的教育问题愈加变得急迫起来,可以说每天都在困扰着我和我老婆。举一个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作为例子:凡凡(二娃)把姐姐的玩具拆了,姐姐很生气,动手就去打弟弟。这样的场景我们不能说谁是错的,但是又该怎么处理才更好呢?怎么处理好姐姐生气的情绪以及带来的打人的行为,怎么处理不知所措的弟弟呢?作为新手爸妈,虽然把娃养到了 3 岁,但是教育问题,才刚刚开始。

我们购买了一套家庭教育的书,分别是《读懂二孩心理》《给孩子立规矩》《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》,最想让我先拿起的就是这本《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》。

第一章为情绪不分好坏,都是孩子成长的动力

作为开头,其实没讲什么,主旨就是告诉我们要肯定孩子的情绪,不论好坏,要去接纳孩子的坏情绪。

第二章名为掌握发展关键点,变攻击为成长契机

这章主要介绍了小孩子从出生到 6 岁他的情绪发展的一个大概过程,以及各个阶段变化的关键节点在哪里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数个猛涨期,在那几天他们会有些格外的烦躁和难带,往往会弄的我们精疲力尽,但是过了之后,会意外的发现他在某一方面突然像是长大了一样,这可能体现在身体的发育比如突然会坐或者会走,也可能体现在语言或者情绪方面,比如突然感觉可以和他像个大孩子一样交流了,他能懂得在和他说什么了。我想这个猛涨期,其实就是一些关键节点吧。

在这一章中,让我印象深刻的,是两个点,一个是要帮助孩子处理他的情绪,而不是单纯地管控他的行为,第二个则是界限。

情绪

我女儿现在是 3 岁多,发怒和动手打人的行为非常常见,回想一下,我们大部分情况都是在她发怒打人之后,告诉她打人是不对的,弟弟会疼,就算是弟弟先不对,你打人也不对,你可以怎么怎么做,blabla… 不能再打人了,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用。现在想来,我们的问题应该就是出在我们只关注了她的行为,希望通过说教去影响她的行为,而没有正确疏导她的情绪。打人只是她情绪积攒到一定程度的爆发,是表象,而她的负面情绪,其实一般都会提前有征兆的,这点我也深有体会。比如她为了保护自己的 “领地”,一般都会在感受到威胁之后,立马发出警告,但是弟弟还小,不能理解,闯入了她的 “领地” 之后,她就会很生气。那么作为父母,如果能够在她发怒之前,告诉她弟弟并不能理解,或者把弟弟带到别的地方玩儿,这样就能避免一场冲突。或者在冲突之后,我们应该做的是疏导她的情绪,教她识别自己的情绪,告诉她她刚刚为什么会生气,下次如果再生气的话,可以试试别的办法去发泄,比如发泄给小兔子等等办法。这样子不断地引导,我相信她能够处理好情绪之后,也就不会再动手打人了,毕竟那只是她发泄情绪的方式,因为她自己并不会处理她的情绪。

儿子现在 1 岁多,还处在不满意就大哭,来表达自己情绪的阶段,但是也已经有了偶尔动手的迹象,所以是时候用书上的思路,去试着引导俩娃的情绪了。

界限

书中提到了家长给孩子提供的界限这个概念,确实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管教这件事。孩子随着不断地成长,会不断地去试探新鲜事物,以及他所能做的事情的界限。而这个界限,正是我们在对他们的管教和约束中产生的,界限是有必要的并且对他们的发展是有正向作用的。为什么这让我深有感触,因为我曾经对我们的管教是有顾虑的,来自两方面,一方面是我们是不是限制了孩子的天性;另一方面是孩子在快两岁的时候是那么的 “叛逆”,任何事情都要和我们说不,这是不是和我们学来的。随着他们长大活动能力变强,我们确实会时常和他们说不,比如这个不可以放嘴里,不能动剪刀,不能去马桶玩。。。界限是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,他知道家长会确保他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,知道他是被在乎的。所以该管教的时候是需要适当的管教的,有一本《正面管教》的书,可以读一读。

第三章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掌控愤怒与攻击

这一章写了孩子容易出现愤怒与攻击的一些场景,并分析了原因给出了应对办法,比如在咬人时、在出现霸凌或嘲弄时、在体育竞技中等等,总结来看,我觉得基本原则就是:

  • 先肯定孩子的情绪,理解他在当时的愤怒;
  • 然后帮助孩子冷静下来,如果是打架那就分开两个孩子;
  • 冷静之后再帮孩子分析原因,帮他识别并理清楚情绪的来源;
  • 然后帮助他练习应对情绪的方法。

虽然是从一些场景展开介绍,比较实用,但是总觉得讲得不够深入,读下来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。

方法先实践起来,看看能不能有所改观,育娃这件事本来就没有教科书可以参考,着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
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

读《Fullstack React Native》(二)

Desperate Housewives S01E01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.